这是一款专为幼儿教育场景设计的智能应用,致力于搭建家园共育的数字化桥梁。它整合了保育记录、教学管理、家校沟通等核心功能,帮助教保师高效完成日常工作,同时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在园所的成长点滴。应用基于40年幼教经验研发,将科学育儿理念转化为便捷的移动端操作,支持从饮食、睡眠到课程学习的全流程记录。
作为智慧教育平台的移动端入口,教职员工可自由选择电脑或手机登录系统。核心功能包括实时记录宝宝在校的饮食、如厕、体温等保育数据,生成可视化成长曲线;编辑每日教学日志,在线回复家长留言;通过动态视频和照片分享课堂实况,还能将月度活动自动生成电子月报。家长端则能查看请假状态、接送提醒、用药委托等个性化服务,所有数据永久保存且支持多维度查询。特别设计了点名模块,上下学刷卡信息即时同步,结合影音管理功能,让晨检报告、活动视频等素材分类存储更有序。
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场景化智能服务——当老师记录孩子午睡时长时,系统会自动对比标准数据给出健康建议;家长提交请假申请后,课表与营养餐单即刻调整。应用内嵌的早教资源库也很丰富,包含语言、数学、艺术等领域的月龄化教案,直接关联到每日课程准备中。另一个贴心设计是爱的叮咛功能,教师可批量或单独发送文字语音提醒,比如明天记得带防晒帽,这些细节让沟通变得温暖自然。通过GPRS定位与人脸识别技术,接送安全环节还实现了自动推送通知,避免交接疏漏。
操作界面充满童趣但不花哨,采用小熊造型的图标和柔色彩搭配,符合幼儿审美特点。独创的学习故事模块用图文时间轴记录孩子里程碑事件,比如第一次独立吃饭,支持添加教师评语和发展评估。对于特殊需求儿童,设有强化跟踪功能,可重点标记过敏源或行为特征。备课系统更是一大创新,教师能直接调用3000G后台资源库的动画汉字、名师课堂视频,快速制作多媒体课件,还能通过思维导图工具规划教学主题。每周更新的专家专栏,则会针对常见育儿问题提供解决方案。
数据的互联互通做得非常出色,孩子在园所测量的身高体重,家长端立即生成百分位曲线图;教师发布的课堂动态,爷爷奶奶通过微信小程序也能查看评论。所有功能都围绕实际需求设计——比如托药管理包含剂量提醒、用药记录、家长电子签名全流程;健康监测则整合了体温、排便等12项指标预警。采用军工级加密技术保障隐私,不同角色看到的信息自动过滤,比如厨师只能查看饮食相关数据。服务器采用双备份机制,十年内的成长档案都可随时调取。
用过的教师普遍反馈最实用的是智能排课系统,能自动规避场地冲突,连早读与第一节课的衔接都考虑周全。家长则特别喜欢成长对比功能,将孩子不同时期的绘画、演讲视频并列展示,直观看到进步。虽然定位专业工具,但交互设计十分友好,比如批量点名支持语音输入,工作报告能导出为带背景音乐的PPT。作为少有的同时获得ISO教育认证和数据安全认证的应用,它既保留了纸质记录的仪式感,又充分发挥了移动终端的便利性,真正实现了科技让育儿更从容这个理念。不少用户建议增加AI膳食推荐,开发团队表示已在规划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