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护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团队的生存概率和战术发挥。理想的掩护点应当具备遮挡全面、视野开阔、进退灵活三大特征。建筑物是最常见的优质掩体,尤其是双层结构房屋,其楼梯和窗户能提供多角度观察和射击位置,同时单一入口的特性便于防守。反斜坡则是野外作战的首选,利用地形高低差既能隐蔽身形,又可在反击时仅暴露最小受击面积。需掩体体积必须足够覆盖两名队员的站位,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队友暴露。

车辆作为移动掩体具有独特价值,但需根据车型谨慎选择。吉普车和皮卡耐久度高,适合作为固定掩体使用,而摩托车和蹦蹦车则因防护性差仅适合紧急避险。树木和岩石作为临时掩体时,必须评估其宽度是否足以完全遮挡双人站位,同时观察周边是否存在其他可转移的掩体链。灌木丛虽然能提供视觉隐蔽,但在低画质设定下可能不会渲染,实际防护效果并不可靠。选择掩体时要同步考虑毒圈收缩方向,优先占据圈内掩体以建立战略纵深。

双人共用掩体时必须保持错位站位,避免被手雷或燃烧瓶同时波及。理想状态是两人分别占据相邻掩体,形成交叉火力网。攻楼战术中,闪光弹的投掷时机尤为重要,建议采用快慢结合的投掷策略——首颗闪光弹迅速破门,第二颗延迟投掷以压制反击。野外遭遇战时,应遵循一人移动一人掩护原则,利用烟雾弹建立移动走廊,确保转移过程中的持续掩护。

决赛圈的掩体选择需要更高阶的判断。安全区中心的独立厕所或单层房屋容易成为集火目标,宁可选择边缘的小型掩体组。若被迫处于无掩体区域,可通过预先投掷烟雾弹制造人工掩体,或利用击倒敌人的尸体临时充当障碍物。要特别注意声音线索,通过枪声方向预判可能威胁,提前调整掩体朝向。任何时候都应保留至少一个投掷物用于应急,这是维持掩体战术灵活性的最后保障。